查看原文
其他

多少人小时候因为王阳明去格过竹子?

浙江新闻 2022-12-10

在懂什么是哲学之前,王阳明先教你如何失败。

无论是黑格尔还是朱熹,哲学和普通人的生活总是相去甚远,但如果你小时候曾经听说过王阳明的故事,你可能会先问父母“格”到底是什么意思,他们大概率告诉你是盯着一个物品看,看多了就能看出道理。

懵懂的你做出了人生第一个颇具哲学意味的动作——盯着家里的沙发,或是真的找一棵竹子来看上一看。无论是看1分钟还是看10分钟,得到的结果定是和王阳明看7天是一样的,不但一无所获,还开始怀疑起了圣贤道理。

这或许是你第一次和王阳明产生某种灵魂上的共鸣,他就这样穿越550年而来,给人种下一颗思考的种子,受他影响的人从他的出生地浙江蔓延至五湖四海。无需靠外力打上“思想钢印”,人格和思想的魅力让阳明心学就这样自然而然流传下来,代代相承。

11月23日,世界阳明学大会在宁波余姚和绍兴举行。作为阳明文化的发端地、成熟地和传播中心地,阳明学在浙江犹如一盏不曾熄灭的“心灯”,对一代代人都有所启悟。

报纸里的记录琐碎却真实,记者梳理《浙江日报》《钱江晚报》近几十年以来1000余篇关于王阳明的文字,想看看他是怎样真切地,影响着一代代人的生活。

浙大渊源

1988年,《浙江日报》“青年大厦从时代筑起”一文中,记者和几个学生在采访著名热力学专家侯虞钧时,他谈起过自己的青年时代:

“我在中学时代,就十分推崇明代学者王阳明的一句格言:格物致知。我对它的理解是,一个人对事业的追求应该认真求实,坚韧不拔,做学问尤其如此。”

这位浙江大学化工系教授,可不是首位受到王阳明影响的浙大人,2004年,《浙江日报》在“王阳明著作中体现的时代观念”中,提到竺可桢校长在开学仪式上以《王阳明先生与大学生的典范》为题的讲话,这位老校长称王阳明是“学高望重卓然成家的大儒”。

王阳明和浙大更有一种特殊的缘份。1997年《浙江日报》刊登的一篇“浙大学子世家”文章里,记录了王阳明的第16代嫡系传人王诗棠一家和浙大的渊源——

“八旬高龄的王诗棠先生一生养育了两男三女。60年代,长子王书鸿、次子王书翔相继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大学;90年代,外孙女婿冯凯旋、外孙武林也先后求读浙大;去年,最小的孙子王晓夏又以总分名列杭州市36名的成绩跻身浙大建筑系;外孙女曲政、俞东明夫妇如今执教浙大外语系……粗略一算,王家上下竟有9人与浙大结下了学缘。”

跨越时空

过去500多年间,王阳明及其学说的影响力余绪不绝,跨越国度,成为沟通世界的文明桥梁。

上世纪90年代,中日合资的企业落地余姚,《浙江日报》采访了合资企业的总经理那须敏彦,他提到王阳明的学说在日本影响很大,彼时那须的老家滋贺县将修一个王阳明的纪念馆,余姚泗门镇出过一个“谢阁老”,在日本也有其后裔,他曾受我国有关部门的委托,到日本找过他们,后来人还真的被找到了。

不仅是日本,韩国于1992年成立了阳明学研究会,他的思想在朝鲜半岛也有不少追随者。《浙江日报》在1997年曾刊文记载浙江大学的名誉教授韩国学者全海宗的故事。文章里提到,全海宗从事史学研究的第一天起,就对明清时期崛起于浙江省的“浙东学派”情有独钟,对该学派的代表人物王阳明推崇备至。

2011年,《浙江日报》“围观本土网络课”一文中,首次提到王阳明学说被搬到了“中国网课上”,浙江大学董平老师所讲的《王阳明心学》,作为“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”的首批20门课程之一,亮相于爱课网、网易等网站。

彼时上网课可是一件新鲜事,短短6天时间,仅一家网站上,《王阳明心学》就有跟帖389条,来看的人不少,可见王阳明彼时在国内学子中的吸引力。

而王阳明的魅力不仅在于他学说的影响力,还有他诗文的感染力。1982年的《浙江日报》曾记录过春晖中学的校长范寿康,在六十周年校庆之际所录的王阳明诗一首——

“险夷原不滞胸中,何异浮云过太空,夜静海涛三万里,月明飞锡下天风。”在这篇“人间爱晚晴”的文章写到“老人托王阳明诗寄寓着他急待飞越重洋、回归祖国的殷殷之心。”

王阳明故居。图源:视觉中国

走进生活

报纸记录了很多有趣的故事。

1957年,《浙江日报》在论耕耘与收获时,谈到过王阳明的一条语录,是王阳明和弟子的问答——

“问:‘知识不长进,如何?’先生曰:‘立志用功,如种树然,方其根芽,犹未有干;及其有干,尚未有枝;枝而后叶,叶而后花实。初种根时,只管栽培灌溉,勿作枝想,勿作叶想,勿作花想,勿作实想,悬想何益。但不忘栽培之功,何怕没有枝叶花实!’”

这段说辞翻译成白话,就是做学问得下苦功夫,不要总想着一步登天。彼时,这篇短文报道是在强调提醒广大农民劳动的重要性。而大约半个世纪过后的2000年,真的有一位农民和王阳明的理论结缘,写下了他的历史人物传记。

2000年《浙江日报》记录了何可永出身于贫寒农家,是种责任田的农民。他在楠溪江“耕读传家”乡风的影响和熏陶下,从小便喜爱文学,他创作的《心学泰斗——王阳明传》以及其他传记相继被出版。

另外一件新鲜事,来自于2009年《浙江日报》“打造一张鲜亮的学校名片”一文。记录了余姚阳明小学通过开展“学做阳明人”系列德育实践活动,编写校本课程《学会做人》延伸拓展王阳明的教育理念等形式,使“阳明精神”深入人心。

王阳明的思想滋润着浙江这片土地上的后辈们,而后辈也正在以自己的方式,托举起这张厚重的文化名片。

在《浙江日报》上,记者找到了这些如实的记录:2010年,姚剧《王阳明》出现在浙江省第十一届戏剧节的大舞台上,8年后的2018年1月《王阳明》进京,在北京长安大戏院上演。2017年,由浙江话剧团和贵州话剧团联袂打造的话剧《此心光明》首演,在舞台上讲述王阳明的一生。

从某些角度来说,王阳明的确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,宏大的、纵深的,抑或是微小的、有趣的。

2010年余姚免费开放了王阳明故居景点,《浙江日报》刊文记录了“小候鸟补上历史课”的故事,江西人陈小刚是在余姚的务工者,景点免费开放,他赶紧带女儿去玩了一把。

陈小刚说:“女儿早就想去王阳明故居看看了。”

王阳明或许没想到,500多年后,仍有孩子渴望走进他的故居,正如他们愿意去格一次竹子。



更多新闻


来源:浙江日报记者 刘俏言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


编辑:付玲莉

关注!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